服食与服药,皆保生之要也。若面赤而饮滚,兼见唇舌青光,此是寒邪犯于心也,急宜扶阳。
心与小肠为表里,心热甚而小肠受之,热伏小肠,伤及血液,流行失职,而小便遂不利也。予思此二方,皆是着重血中有滞也。
一治周身发热,发现斑点,呕吐。然此四大全要元神、元气为主宰收摄。
由脾液发泄不藏,法宜收纳脾胃之元气,如姜、砂、草、理中汤之类。知非不能明辩,愿以俟学者之深参而有得焉。
其人定见发热畏寒,或兼身痛、咽干不渴、时时欲寐。因胃火上攻而致者,由胃中素有伏热,或与外来之热邪相协,或胃中有停滞生热,热甚则邪火上攻,热逼于肺,气无所主,呼吸错乱,而喘证立生,必有大渴饮冷,口臭气粗,二便不利等情。
今以一大圈,喻人一身之真气,中有一小圈,喻人身受胎之始基。诚不若辩明上下阴阳,治之为当也。